文学院历史系陶飞亚教授团队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力作
文学院历史系陶飞亚教授与博士研究生邹赜韬、杨恩路合作的文章《美国1918年大流感溯源的污名化与科学探索》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摘要:美国是1918大流感的重灾区。“战事优先”的国策、空前规模的练兵以及世界范围的军队调动和交战给疫情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防疫力量。史无前例的疫情使美国社会陷入极度恐慌,催生了形形色色的疫情“地理溯源”,有些媒体将本应属于科学范畴的
2022.02.25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高彦峰、新加坡国立大学John Wang InfoMat:柔性节能/储能一体化电致变色-电化学器件
为了实现电化学器件在储能、柔性可穿戴、物联网(IOT)以及智能窗领域的应用,集成电致变色和电池/超级电容器技术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近日,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先进节能材料课题组高彦峰教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John Wang教授合作,构筑了导电聚合物和三维“纳米结”复合结构,强化了电子在复合界面处的传输,制备的W17O47/(NaWO3-knots)@PEDOT: PSS柔性双功能电极具有优异的电致变色和电化学性能,包括大的光学调制幅度(79.7%@633 n...
2022.02.24
理学院张久俊院士和赵玉峰教授团队在高倍率钠离子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理学院可持续能源研究院张久俊院士和赵玉峰教授团队在高倍率低温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Enabling Fast Na+Transfer Kinetics in the Whole-Voltage-Region of Hard Carbon Anodes for Ultrahigh Rate Sodium Storage”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
2022.02.22
力工学院鲍垠桦副教授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发表高能量密度柔性锂离子电池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鲍垠桦副教授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教授,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吕浡、宋亦诚、张俊乾教授等人合作,在高能量密度柔性锂离子电池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Crocodile skin inspired rigid-supple integrated flexible lithium ion batteries with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bidirectional deformability”为题,发表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影响因子:17....
2022.02.22
力工学院鲍垠桦副教授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发表高能量密度柔性锂离子电池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鲍垠桦副教授与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双聘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教授,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吕浡、宋亦诚、张俊乾教授等人合作,在高能量密度柔性锂离子电池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Crocodile skin inspired rigid-supple integrated flexible lithium ion batteries with high energy
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