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徐闰老师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研究成果
近期,材料学院博士王文贞和孟华为共同第一作者,以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为第一单位在材料科学顶刊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为27.398)上发表了“Electronic-grade High-Quality 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s by A Steady Self-Supply Solution Growth for High-Performance X-ray Detector”研究论文。材料学院徐闰副教授、赖建明博士和理学院物理系徐飞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此工作得到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团队负责人王林军教授...
2020.07.08
材料学院在读博士生黄成林在冶金工程一区顶级刊物《Scripta Materialia》发表关于磁场影响金属固/液界面能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
高品质金属材料是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提升金属材料品质既是我国发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重大需求,也是世界冶金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控制金属材料品质的核心过程之一是冶金相变过程,而常规的“热”手段已较难实现对冶金相变过程的有效控制。新近发现的磁致过冷等效应为电磁场控制冶金相变过程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在电磁场影响金属凝固形核、生长和金属塑性机制等方面提出重大科学问题。金属液-固相变形核是是一切
2020.07.03
机自学院杨绪勇教授团队在ACS旗舰材料期刊《ACS Materials Letters》上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绪勇教授课题组与香港城市大学Andrey L. Rogach教授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ACS Materials Letters》上在线发表论文“Lattice Distortion in Mixed-Anion Lead Halide Perovskite Nanorods Leads to their High Fluorescence Anisotropy”。该杂志是ACS新推出的旗舰材料期刊(发表快报类论文),致力于快速发布具有变革性的材料学研究,对所录用工作的...
2020.07.02
材料学院施思齐团队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表关于三方NASICON中钠离子分布、协同输运及扩散性质之间关系的研究论文
NASICON型化合物通式为AxM2(XO4)3(A为碱金属、碱土金属等,M为过渡族金属或类金属,X一般为Si或P元素)。基于选择不同的A位阳离子以及不同的M位过渡族金属离子,NASICON型化合物可以被用作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高价离子电池以及混合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材料。三方相是NASICON型化合物最常见的相结构之一,其空间群为R−3c,空间群号为167。目前,虽然三方NASI
2020.07.01
生命学院胡向阳教授课题组在植物种子萌发与休眠的表观调控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生命学院胡向阳教授课题组与河南大学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锦岭教授研究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林荣呈研究员和景艳军博士合作,在植物种子萌发的表观调控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AGAMOUS-LIKE67 Cooperates with the Histone Mark Reader EBS to Modulate Seed Germination under
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