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民盟盟员霍猛老师斩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

发布时间:2025-02-24投稿:阮望舒 部门:党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1.jpg

德国当地时间2月22日,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举行颁奖典礼,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民盟盟员霍猛凭借其最新力作《生息之地》荣膺最佳导演银熊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80后”中国导演。这也是时隔六年,华语电影在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再次斩获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霍猛正是在该片拍摄期间加入民盟,成为了民盟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委员会的一员。

霍猛在获奖感言中感谢柏林电影节对电影创作的尊重,感谢评委们,也感谢电影团队。他说:“电影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创作,感谢台前幕后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也感谢演员们演绎了一群勤劳、善良、温暖、坚韧的普通人。能把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是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希望所有平凡、善良的人都能安全、充满希望地生活着。”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中国的乡村几千年来造就了中国人身上非常动人的品质。“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非常幸运能生长在一个传统的中国乡村的尾声,科技和技术开始进入到村庄,中国开始发生巨大的经济飞跃,这样的一个时刻。”

微信图片_20250224160700(1).png

影片《生息之地》以1990年代初为背景,聚焦中国农村的生活变迁。通过一位少年的视角,真实细腻地描绘了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使观众感受到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承载的情感与生活方式。影片打破了文化和语言的壁垒,触动了全球影迷的心弦。影片在柏林首映后,霍猛表示:“它提供一个场域,在这个场域里面,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浓烈的情感关系,同时也看到变化的可能性。”

《生息之地》作为今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日展映的第一部主竞赛影片,亮相后获得不少影迷的好评。大多评论认为,导演霍猛并非在重复第五代,他更加关注土地上的生活本身,有着敏锐的细节捕捉能力和丰富的群像调度能力。

近年来,华语电影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国际电影节上,许多中国导演凭借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创新的艺术语言,彰显了华语电影在世界电影艺术的独特地位,并成为国际电影舞台的重要力量。(民盟上大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