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2月7日,上海市力学在能源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实验室举行了2013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暨学术年会。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周恒院士、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王铁军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康顺教授、上海天然气公司昌锋教授、上海702研究所朱德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鲁传敬教授、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的周哲玮教授、郭兴明教授,以及实验室主任张俊乾教授、胡国辉教授等实验室教学科研人员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为两个部分,上午进行学术邀请报告的交流,下午举行学术委员会会议。北京交通大学的汪越胜教授首先做了题为“金属粘接界面疲劳损伤的非线性超声评价”的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同光教授做了题为“大型风力机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及设计实现”的报告。西南交通大学的康国政教授做了题为“材料的棘轮行为及其本构理论研究”的报告。三个邀请报告内容充实饱满,讲解深入浅出,令在座师生受益匪浅。
下午的学术委员会会议由周恒院士主持,首先由实验室主任张俊乾教授从实验室基本情况、实验室队伍、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实验室建设、研究进展、年度科研总体情况、主要在研项目的研究进展等方面汇报了实验室2013年的工作总结。之后张田忠教授、陈红勋教授和狄勤丰教授分别做了题为“纳尺度驱动及能量转换”“流体力学在水力机械中的应用分析”和“钻柱动力学研究与应用新进展”三个报告。报告中张田忠教授介绍了他们在吸附于具有硬度梯度的基底上的纳米层状材料定向运动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提出了热与硬度作为能量转化两种驱动力的内在机理。陈红勋教授从欧拉涡轮方程的启示入题,对水力机械内部流动特征进行了描述,如复杂湍流效应和空化现象,并结合理论、数值模拟、实验和优化方法建立了适合水力机械的数理模型。狄勤丰教授以塔里木油田钻井为工程背景,介绍了 被称为“塔里木油田2013年钻井技术的三个突破”之一的“气体钻井井斜预弯曲动力学控制技术”,通过大量真实的现场试验数据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这项技术为我国石油开采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尽管三个报告内容和特色完全不同,但却相得益彰,表现了力学在能源工程中的支撑和先导作用。报告之后,学术委员会首先对2013年开放课题项目进行了讨论,确定了“镁合金棘轮行为实验和本构模型研究”和“水合物沉积物在管道中含相变的流动研究”两个申请项目作为2014年开放基金课题。
在周恒院士和周哲玮教授的带动下,学术委员们也对力学的前景、人才的培养和未来实验室发展进行了积极的讨论。西安交通大学的王铁军教授认为,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要和上海的经济发展相结合,要契合上海市在能源方面的发展和特殊的需求,同时要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申请发明专利。而周恒院士也提出不要以论文为标准,要多开展基础研究,比如对于石油驱油机理的研究,如果能够设计一套实验把当前对驱油原理的解释说清楚,就能做别人不能替代的工作。此外锂电池的研究也要多和企业相结合,真正做到指导企业的设计和制造。其他委员们也各抒己见,踊跃发言,纷纷发表了自己对力学在新能源中应用的意见、建议和经验。讨论气氛热烈。
最后委员会一致肯定了实验室提出的三个主要方向:石油开采新技术、电池材料与系统、叶轮机优化设计和流固耦合问题,并建议在未来实验室的发展方向上,考虑开展超大型海洋结构和海洋能源等方面的研究。(张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