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人类住区规划署执行主任阿纳克劳迪娅·罗斯巴赫(Anacláudia Rossbach)正式邀请,近日,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率代表团赴埃及开罗,出席第十二届世界城市论坛(The twelfth session of the World Urban Forum,WUF12)。
世界城市论坛是由联合国人居署于2001年设立的全球人居环境领域影响力最高的盛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迄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二届。本届WUF12主题为“一切从家开始:推进地方行动,建设可持续城市和社区”(It all starts at home: Local actions for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旨在汇聚全球力量,推动实现联合国SDGs可持续发展目标。据人居署统计,本次世界城市论坛吸引来自五大洲近4万代表参会,60多位各国国家领导人及部长出席了本次盛会的开幕仪式。
与联合国人居署签署正式合作协议
共同推动城市更新学科和知识体系建设
11月4日,联合国人居署—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双边正式会谈在开罗国际展览中心会议室举行。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校长刘昌胜率代表团与人居署全球方案解决司司长拉斐尔·塔兹(Raf Tuts)一行进行会谈,正式签署《联合国人居署—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合作协议》。双方就共同推动城市更新学科和知识体系建设、支持和培育《城市更新》季刊及国际特刊、挂牌上海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全球领导力培训中心、发起世界城市更新实践最佳评选活动等具体合作项目及高层互访机制,开展了友好交流与讨论。
联合国人居署与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签署双边正式合作协议
举办“上大专场”边会
全面促进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相关学科建设
11月5日,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在埃及开罗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举办本届世界城市论坛“上大专场”边会,并在主题展览区开设了100平方米的“上海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上海市市长代表、市政府参事黄融,联合国人居署城市实践司司长希普拉·纳朗·苏里(Shipra Narang Suri),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在会上致辞,来自各国的代表及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上大专场边会与会主要国内嘉宾
倪虹对本次会议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上海实践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行动表达了关切与肯定,并对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等高校力量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国际合作表示赞许与期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左一)致辞,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事务协调人杨榕(右一)主持
黄融在致辞中强调,上海作为重要的国际大都市,在全球交流合作中需要凸显上海作为、上海担当,愿进一步加强上海与世界各地城市共享、互鉴可持续发展的本地经验。
上海市政府参事黄融(左一)致辞
刘昌胜在致辞中指出,作为以城市命名的大学,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积极回应新时代推进城市更新的重要使命,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全面实施学科交叉战略,率先建设“城市更新”交叉学科博士点,并与联合国人居署、政府主管部门、规建管治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搭建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创新平台,共同培养新时代城市更新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协同探索新形势下城市更新的新路径。
主办方代表、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校长刘昌胜院士致辞
刘昌胜介绍了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在联合国人居署支持下创办的《城市更新》季刊,旨在充分发挥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和高端智库作用,搭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新平台。同时宣布,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将在2025年9月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发行特刊,并将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起“首届世界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活动(WURBP1)。
希普拉·纳朗·苏里代表联合国人居署对会议成功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对人居署与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并开展后续富有成效的合作、共同提升人类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福祉表达由衷的期待,也对双方工作团队前期的辛勤付出表达了感谢。
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主任成键、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峰清分别围绕“第二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和“城市更新的中国行动:教育、实践和知识传播”作主旨报告。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金江波正式发布了首届世界城市更新最佳实践案例(WURBP-1)遴选通知和宣传视频,《城市更新》编辑部主任、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王剑副研究员围绕期刊建设的未来愿景进行推介。
本次边会还邀请了第二届上海奖获奖及入围城市代表,肯尼亚蒙巴萨市政府秘书长杰赞·法鲁克(Jeizan Faruk),澳大利亚墨尔本城市首席执行官艾莉森・莱顿(Alison Leighton),上海奖评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埃及开罗大学教授莎哈·阿提亚(Sahar Attia)开展互动交流。边会会议由联合国人居署中国事务协调人杨榕、政策立法和治理部主管雷米·西斯平(Remy Sietchiping)主持,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政、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伍江、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勇安及来自联合国、住建部和五大洲的官员与学者代表出席了边会。
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主任成键(左一)作主旨报告
“第二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峰清(左一)
作主旨报告“城市更新的中国行动:教育、实践和知识传播”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金江波(左一)
发布首届世界城市更新最佳实践案例(WURBP-1)遴选通知和宣传视频
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王剑副研究员(左一)
推介《城市更新》期刊
“上海奖”受邀嘉宾互动交流
主办方代表,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昌胜(左一)总结发言
边会现场
刘昌胜校长出席学术圆桌会议并作主旨报告
提出“促进知识共创与伙伴关系的上大倡议”
11月8日,刘昌胜校长一行在埃及开罗国际展览中心1号馆出席第十二届世界城市论坛“风暴之眼”(In the Eye of the Storm)学术界圆桌会议。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人居署执行主任阿纳克劳迪娅·罗斯巴赫(Anacláudia Rossbach)、埃及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部长艾曼·阿舒尔(Ayman Ashour)出席会议并致辞。人居署全球大学联盟共同主席布鲁斯·斯蒂夫特(Bruce Stiftel)和萨哈尔·阿提亚(Sahar Attia)教授主持会议。
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罗斯巴赫女士致辞
刘昌胜作为亚洲地区校长代表,受邀围绕“知识合作生产与伙伴关系路径(Pathways for Knowledge Co-production and Partnerships)”议题,作主旨报告《应对我们共同的挑战:促进知识共创与伙伴关系的上大倡议》。
刘昌胜作主旨报告
圆桌讨论现场
报告指出,大学、城市和伙伴关系分别对应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4、第11和第17三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子目标。其中,大学的角色在全球知识合作生产和伙伴关系建设中至关重要,各国的大学可以从对话平台、科研合作与人文交流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大学需要立足我们共同的时代危机与挑战,通过教育、实践和转化(Education, Practice&Transfer)的结合实现新知识的生产(Knowledge Generation),知识合作与伙伴关系建构也贯穿了上述全过程。
报告以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城市更新交叉学科的教育、实践和转化为例,对合作路径进行了说明,并邀请各国学者共同参与城市更新时代的知识生产和国际伙伴关系建构,以应对人类城市发展共同的机遇与挑战。主旨报告提出的倡议得到圆桌论坛主持人的积极回应,并成为后续自由讨论环节的重要指引。
发言结束后,刘昌胜校长与罗斯巴赫女士在场边举行了非正式会晤。罗斯巴赫女士邀请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代表团在合适的时间访问人居署总部,双方团队成员共同合影留念。
刘昌胜向罗斯巴赫赠送礼物
上大-人居署主任团队主要成员合影
共建WUF12“上海馆”
全面展现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在全球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网络建设、知识共享和地方实践
WUF“城市博物馆(Urban Expo)”是历届世界城市论坛的亮点,本届WUF12的Urban Expo展馆包含了各国国家馆、城市馆和机构展馆。在联合国人居署指导下,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联合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作为共同主办单位开设了上海专场展馆。“上海馆”占地100平方米,是本次城市博览会面积最大的展位之一,展馆主题为“行动从地方走向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上海实践”,旨在展示上海如何通过政府、高校、企业等多主体协同合作,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上海样本、中国实践和全球范例。
大会开幕式结束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及随行领导专程参观了WUF12“上海馆”并作出积极评价。
WUF12 “上海馆”参展代表团人员合影
展馆现场,金沙集团1862cc成色重点展示了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创办的《城市更新》期刊,发布了上大-人居署联合发起的首届世界城市更新最佳实践案例(WURBP1)评选征集通知等。现场还展示了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与同济大学开展的开放式校园更新联合课程设计、延长校区开放式校园更新及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上海美术学院吴淞新院区更新案例,华东政法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兄弟院校开放式校园更新案例,上海青浦区徐泾镇、中交集团、临港集团、腾洲集团、乔智科技等多家合作单位开展城市更新及城乡融合实践样板范例等。
参观WUF12“上海馆”
来源: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供稿:李峰清、金江波、王剑、孟海星